平時,朋友都說我這個人,很「中國」…。

有趣的是,在這句話中可以發現語言的變化,名詞轉變為形容詞的特殊情狀。呵!什麼時候中國變成一個形容詞啦,真有趣!

但是仔細思索,會發現這其中牽涉許多主觀的認定和解釋。當「中國」這個詞用來形容我時,不單單只是一種對個人的評價,更是言者對「中國」的內在認定。

在台灣這個社會,其實對中國的定義,很明顯是「負面」的多於「正面」!我相信,用「落後」、「土氣」、「現實」、「惡霸」、「俗氣」這些詞彙來象徵中國的人,肯定比用「博達」、「希望」、「潛力」、「文化」、「精緻」的人還多!這似乎是明顯地把政治和文化給深深的糾結在一起,而形成的刻板印象…。誰說一個短短五十三年的政權可以代表五千年歷史文明的中國…。「中國」是文化的中國,是富有深沉涵養及豐厚智慧的中國,可不是什麼年紀輕輕的人民共和國…。

當然,認同中國,並不代表不愛台灣。正如當年唸大學時,吾師曾祥鐸教授所言:雖然我是個大中國主義者,但並不表示我不愛台灣,只是我將這份愛擴大了,擴大到整個中國的每一個角落!但是,我最愛、最關心的,還是腳下的這塊土地-台灣!」當時聽了曾老師一番話,差點沒感動落淚。我始終認為,在中國的文化圈子內,台灣佔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在新的世紀,中國這條巨龍昂揚東出太平洋時,台灣正是那帶動龐大身軀的龍頭,我覺得稱為台灣人,應該有這段的雄心壯志才行!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優勢和責任。台灣人應該要學習拿破崙,不只是科西嘉子弟,還是法蘭西英雄,更是世界性的傳奇人物!

在本土化思潮愈來愈矯枉過正,成了一種福佬文化暴力的的今天,這種說法很容易被人誤解,並貼上污名化的標籤!但是,我覺得台灣還是要認清自己的定位在那裏?自己的根在那裡?進而找尋往後開展未來的一條路。我選擇了中國文化做為自己的認同價值,你呢?

其實,在台灣想做一個「中國人」很累…,也很孤獨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thank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